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尔夫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此时期的高尔夫球运动流行于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并迅速向世界其他地方蔓延,参加这项运动的人数急剧增加,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也飞速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南非、西班牙、瑞典等国家的高尔夫球运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口稀少的加拿大有1600个球场。仅有15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有1400多个高尔夫球场。800万人口的瑞典建造了500个高尔夫球场。人口仅500万的丹麦有高尔夫球场300多个。法国年投入资金1亿多法郎用来建设高尔夫球场,打球者25万余人。高尔夫球在这些国家已经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在公共球场上打球的费用非常低,与其国家的高收入比较,在美国公共球场上打一场球的费用就像在我国打一场乒乓球的费用。德国的收费亦仅相当于一张电影门票的价格。

20世纪后期,世界高尔夫球运动逐渐向亚洲转移,尤其是亚洲“五小龙”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高尔夫球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泰国建成了上百个高尔夫球场。在台湾,目前也已拥有了80多个高尔夫球场。韩国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高尔夫球人口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至1997年已增至200余万人,约占全国总入口5% 。球场数量的增加为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提供了方便,也使这项被称为贵族运动的体育与休闲活动逐步走入现代普通人的生活。
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产物。1984年,中国首家高尔夫球会—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广东成立。198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球俱乐部正式开幕。1985年5月24日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北京成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尔夫与经济同步发展。90年代中、后期高尔夫球场更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1994年首批中国举行的重大高尔夫国际比赛。现在中国已有500多家高尔夫球场和俱乐部,还有众多的练习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的魅力,使人们对高尔夫的热情不断高涨。高尔夫运动的兴起也带动了与高尔夫相关的球具、服饰、球场养护肥料、机械、传媒、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尔夫是一个阳光产业,中国的高尔夫产业才刚刚起步,中国的高尔夫的发展应该拥有良好的前景,在未来的十五年间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将要迎接新一轮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挑战,它也会成为中国新一轮休闲产业领跑者!